暴雪考验煤炭供应大动脉 电煤价格尚未大涨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指出,预计2017~2020年光伏发电将实现平价上网,政策的影响逐渐减小,走向市场机制的道路,这将是新一轮的产业发展高峰。
而据了解,该费率可能维持到2030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乌克兰2011年的太阳能安装量仅200MWp,然在2010年该国的安装量仅2.5MWp,而其总统Viktor Yanukovych也致力于开发该国可再生能源产业。
尽管法国现任总统萨科奇(Nicolas Sarkozy),为核能发电的拥护者,然2012年5月法国将举行总统大选,而目前无论是执政党或是在野党都宣称将支持绿色能源的发展。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分析师Martin Simonek表示,高补贴意味著可抵消在乌克兰经营的风险,并将有可能促进乌克兰太阳能产业的快速成长。此外,乌克兰的收购电价补助(Feed In Tariff。太阳能业者则指出,受惠于高额补贴费率及该国南部良好日照水平,在近2年乌克兰的太阳能安装量可望达到800MWp。FIT)更是较欧洲补贴费率第2高的希腊高上59%,达到每千瓦时0.46欧元(约0.61美元)。
全球最主要的太阳能市场欧洲地区,规模占整体的75%,然其主要太阳能大国西班牙、英国、德国等目前均倾向于缩减太阳能补贴,其中仅有法国因再生能源比例不足20%而仍有机会继续成长此外,乌克兰的收购电价补助(Feed In Tariff。他说:事实上,如果对比更近期的数据,如2011年第四季度和2012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我想我们可能看到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
德威特说,安全供应和改组后的上网电价已经使得光伏发电在国内吸引了大量的关注。日本光伏发电协会(JPEA)公布的数字还显示,仅2011年前三个季度,内销的光伏组件就超过了1GW。日本光伏发电协会的数字同时揭示,大部分组件供给了住宅用户市场。东京立教大学的安德鲁德威特表示,他并不为国内光伏销售的快速增长感到惊讶
还有一个显著的数据,在光伏组件出口保持相对平稳的情况下,日本国内的消费由2010年第三季度的311.54MW上升到了2011年同期统计的406.33MW。对此,德威特表示惊讶:你几乎每天都可以在日本媒体上看到一个大型太阳能项目的消息。
他说:事实上,如果对比更近期的数据,如2011年第四季度和2012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我想我们可能看到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德威特说,安全供应和改组后的上网电价已经使得光伏发电在国内吸引了大量的关注。日本光伏发电协会(JPEA)公布的数字还显示,仅2011年前三个季度,内销的光伏组件就超过了1GW。日本光伏发电协会的数字同时揭示,大部分组件供给了住宅用户市场。
自2011年3月份福岛第一核电厂发生泄漏事故并引起恐慌以来,日本已经越来越关注国家电力供应和可再生能源问题。此外,相比于2010年国内光伏组件销售季度增长情况的平缓和不协调,2011年从第一季度的258.61MW增长到第二季度的347.7MW,而在第三季度更是一举超过了400MW。2011年第三季度在国内销售的406.33MW组件,其中331.06MW是供应住宅用户的安装。东京立教大学的安德鲁德威特表示,他并不为国内光伏销售的快速增长感到惊讶。
在福岛泄露事件以后,日本发生了从核电力到光伏发电的戏剧性转变,目前国内组件市场相比上一年已经扩大了30%二、内外因素双重夹击企业面临生死战光伏市场曾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国内光伏产业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加上政府纷纷加大了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让光伏产业乃至多晶硅处于发展的黄金期。
其中,乐山电力和天威保变就曾发布公告,其合资公司乐电天威硅业的多晶硅生产线就因生产成本倒挂而停产。无论怎样,我们都不必为多晶硅产业过分担忧,优胜劣汰是行业发展始终恪守的一条准则,它将促使多晶硅产业格局朝着做大做强的行业健康方向发展。
长期以来核心技术缺失,当面临更高的技术门槛时,国内企业在技术和成本上的积累,使得国内多数多晶硅企业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导致企业亏损甚至倒闭。这无疑又给多晶硅行业套上了枷锁。2011年下半旬,太阳能光伏整个产业链的产品价格出现持续下跌,从去年5月份多晶硅75美元/千克,到今年2月初已跌至31.75美元/千克,近8个月时间内,多晶硅价格每千克下跌43.25美元,跌幅高达57.67%。三、多晶硅的春天何时到来随着产业整合,中小多晶硅企业逐渐优胜略汰态。2011年可以堪称为光伏业的2012。众所周知,我国80%的多晶硅企业都是小型企业,曾经的暴利到如今的泡沫破裂使得多晶硅企业正在面临着生死战。
多晶硅从曾经的暴利行业发展到如今的泡沫破裂着实令人倍感遗憾,这使得企业正在面临着生死战。产能大幅过剩,制约着多晶硅的价格。
所以综合考虑,多晶硅企业至少还会有10家保存下来。据了解,协成硅业面临的困境也是多数多晶硅企业面临的问题。
这就意味着,即使多晶硅价格降到35美元/公斤,中小企业则势必被淘汰。当需求下降的同时,多晶硅的产能却在不断释放。
因此,在内外因素的双重夹击下,中小型多晶硅企业生存越发艰难,多晶硅行业的生死战在所难免。有关媒体报道,2013年多晶硅巨头的产能计划,德国Wacker、美国Hemlock、中国GCL及韩国OCI这四大家多晶硅的产能均将达到5万吨以上,产量愈趋集中化,强者愈强。然而好景不长,在双反压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内外夹击下,多晶硅企业生存已经越发艰难。再加上在2010年12月底出台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规定,新建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应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年,企业最低资本金比例不得低于30%。
不仅如此,一些一线多晶硅料公司不愿意提高价格,而是希望一些竞争力差的公司能够被市场淘汰。业内人士预测,未来规模化与技术型企业将渐成行业主流企业,几千吨以下的低端产品生产将会直接被淘汰出局。
虽然2月16日其上涨到32.75美元/公斤,但曾经多晶硅暴利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近两年多晶硅价格如同股票涨跌大起大落,2006-2007年多晶硅价格高达500美元/千克,2008-2009年又跌落至40美元/公斤,直至2010年光伏行业景气度迅速提高才有所小幅度回升。
因为国际一线企业的成本还是有利可图,其价格在已经低于25美元/公斤,然而国内规模企业成本在30~40之前,中小企业的成本则高于45美元/公斤。如果这些企业被淘汰,那么只有宣布破产。
但是,大部分多晶硅企业会面临半死或破产。现国内40多家多晶硅企业,除6~7家上市公司外,均已陷入全面停产状态。今年年初,浙江协成硅业因不堪重负宣布破产,现正在做破产清算。相信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多晶硅市场仍将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
一、多晶硅价格爆跌企业纷纷停产降低损失据了解,2011年全球多晶硅的总产能将达32万吨以上,而市场需求则不足20万吨。不过其中一些光伏企业表示,就目前行业基本面情况判断,整个2012年多晶硅低位波动的可能性更大。
这对于大型多晶硅企业来说重新洗牌是件好事情,它们不大可能收购那些陷入困境的小型玩家。诗人曾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对于多晶硅的春天何时才能到来,我作为光伏行业从业者认为,虽然多晶硅暴利时期将一去不返,但今后的多晶硅行业必将是以有实力的大型企业为主导。
收购一家无法高效运营的企业花费的成本要比自然扩展高的多。总体而言,多晶硅企业现处于半死状态,许多中小企业纷纷停产以降低损失。